首页 > 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媒体聚焦

【南方+】专家、牛人发大招!力推广东荔枝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09-29 14:57 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字体:

“今年是荔枝中大年,产出之后要加强今年秋冬季荔枝管理,确保明年不出现太突出小年。荔枝小年形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末次秋梢老熟时间太迟,营养积累不足。今年10月15-30日,中晚熟品种末次秋梢要转绿老熟。”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向与会人员介绍。

9月26日,“给荔全球 由我出发”2020粤东荔枝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惠州成功举办,全国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广东省荔枝产业联创新团队专家以及来自粤东、珠三角、粤北的荔枝代表百余人参加会议。


图片说明

会议现场

      荔枝产业大幅进步,各产区特色明显

近20年荔枝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产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十二五”平均亩产266.5公斤,“十三五”平均亩产328.9公斤。荔枝产业影响日益深化,各荔枝主产区举办荔枝文化节,广东启动市场营销“12221行动”,比较效益明显改善。

陈厚彬介绍,我国荔枝产业区域优势进一步优化,形成海南特早熟区、粤西-桂西南早熟区、粤中-桂南中晚熟区、粤东晚熟区、闽南晚熟区、川南晚熟区以及云南高原荔枝立体生产区。荔枝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20年优质品种面积达到345.72万亩,产量122.3万吨,比2015年提高了7.9和11.9个百分点。上市期比2015年延长30天。


图片说明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厚彬


经过多年发展,各荔枝产区定位差异化明显,海南、粤西等荔枝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珠三角、粤冬、滇东和川南地区重点抓特色品种、文化旅游等,不用产区的产期相互衔接,形成不同的市场定位。荔枝销售方面线上和线下同时发力。科技研发与推广机制创新,成效显著。最近20多年来,通过国审和省审荔枝品种36个,新品种在全国各产区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妃子笑已经建立成熟配套的种植技术模式。

荔枝产业在经过长足发展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陈厚彬表示,优质荔枝低产不稳产的生物学特征仍然突出,“大小年”现象严重,荔枝园基础设施薄弱。采后处理、冷链设施不足,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低。小规模种植户与现代农业的链接机制尚未建成,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加工量小,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少等问题仍然制约荔枝产业发展。

荔枝产业潜力巨大

荔枝分布在南北纬度17-28度范围内的20多个国家,1万吨以上的国家有中国(含台湾)、印度、越南、孟加拉国、毛里求斯、南非等7个。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齐文娥介绍,2018年荔枝产量是荔枝最高为315kg/亩,但亩均产量仍然没有达到理想产量,荔枝仍存在巨大产能。2015年-2019年,广东荔枝成本利润率由80.3%增长至131.72%。今年来,海南荔枝和广东荔枝成本利润率均超过100%。


图片说明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齐文娥

陈厚彬提出,我国荔枝发展潜力巨大,稳定现有810.46万亩,优质高产高效果园将提高到550万亩,平均单产600kg/亩,总产量达到330万吨以上。接下来将建成若干荔枝高产稳产示范园和智慧果园,并建成一批亩均吨产县和亩均千斤县。优质基地面积550万亩,总产量330万吨,一产总产值350亿元,二、三产产值30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增收2万元以上。

“十四五”期间,陈厚彬提出荔枝产业发展主要任务为加强基础性、“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与技术推广,并提高组织化与专业化技术服务水平,建立现代化市场物流与营销体系,提高综合加工与利用水平,建立促进荔枝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重点建议资源、古树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良种苗木快繁基地建设,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和加工体系建设、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广东荔枝”品牌让果农受益

2020年荔枝销售战役中,广东荔农直呼是“最有尊严的一年”,在广东大力主导荔枝12221销售中,周边产区等荔农也表示受益。“广东荔枝品牌的打造,为整个荔枝产业都进行了宣传,我们在广西调研时,不少荔农都表示了羡慕之情,羡慕广东对荔枝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感谢之情,广东荔枝的宣传有外溢作用,让周围荔枝产区的荔农都受益。”齐文娥介绍。

在今年的荔枝销售中,传统渠道任然是主要销售方式,但从中涌现出了百果园模式、鑫荣茂模式等新的亮点。顺丰优选、易果等自营垂直型电商,易趣、拍拍网淘宝等平台商超型电商以及静东复合型电商都在荔枝销售中大力发挥作用。基于微信、QQ等的社群电商也表现出彩,多元化的直播带货更是精彩纷呈。“直播开售13.5秒,3000单就全部售罄,头部主播带货效果好,但一定要注意做好采摘、发货、保鲜等全方面准备。”惠州青农会会长、中荔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广东荔枝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吴宇辉分享荔枝销售时说道。


图片说明
惠州青农会会长、中荔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广东荔枝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吴宇辉


广东省品牌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罗繁明介绍,荔枝消费市场主体正由价格优先向品牌优先转变。“做好荔枝品牌要从专业角度去统一协调改良品种和做好品牌建设规划,这关系到未来荔农是否增收和广东荔枝品牌品质的口碑形象。”他说。


图片说明
广东省品牌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罗繁明

今冬着重应对荔枝小年

荔枝全产业链的起点是生产,做好生产才会支撑起全产业链。桂味、糯米糍等荔枝大小年表现突出,陈厚彬强调,为保证明年产量,要控制末次秋梢必须在今年10月15-30日之间转绿,最好不要超过11月1日。

中晚熟优质荔枝品种大小年主要原因除了全球气候变暖因素外,还有近十多年荔枝价格低迷,导致果园管理粗放,尝试忽视土壤改良,致使树体内营养积累少,枝梢生长和花果发育不良,再叠加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普遍投入不足,从而产生恶性循环所致。


图片说明

广东省荔枝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广东荔枝产业联盟秘书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向旭

广东省荔枝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广东荔枝产业联盟秘书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向旭介绍,可以通过“控穗疏果控产平滑年份间树体营养水平鸿沟”为技术路径克服中晚熟品种“大小年”,核心关键点包括隔年松土深翻,有机养根壮树;开天窗透树冠,适时健壮末梢;大年疏果控产,短采先氮后剪;小年淋灌促萌,杀冲补养孕蕾。产业技术模式包含:

1.采前施氮、采后松土、深翻压青、养根壮树

2.短枝采果、开窗疏剪、控强促弱、以氮促碳

3.霜降冬初、末梢老熟、补叶磷钾、及时环剥

4.冬至小寒、淋灌促萌、见白补养、三五追肥

5.大寒立春、清园杀梢、促穗控穗、重水轻肥

6.雨水惊蛰、硼钼孕蕾、疏穗环割、测报杀蝽

7.花开禁药、引蜂授粉、遇旱喷雾、摇树防沤

8.谢花坐果、重防蒂蛀、遇洪排涝、遇旱淋水

9.并粒保果、赤霉丁酯、未割补刀、疏果控产

10.中后果期、酌补磷钾、钙镁护果、三五追肥

向旭提醒,要重点通过疏果来控制大年产量,避免树体贮藏养分过度消耗,并尽量多从根外追肥,以满足小年秋梢结果母枝的营养诉求,平滑大年与小年之间的营养水平鸿沟。在实际使用时,更要结合自己果园的实际条件灵活应用,加强对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与预测,随天气及时调整基数措施,确保技术落地。

嘉宾分享:

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邱兰英致辞:


图片说明
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邱兰英


惠州市荔枝种植面积约为42万亩,约占全省荔枝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惠州荔枝品种丰富,拥有“镇隆荔枝”和“罗浮山荔枝”2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全球疫情蔓延、国际经济贸易重创、市场消费能力下降的背景下,今年惠州荔枝总产量超8.7万吨,同比增长200%,荔枝销售形势严峻。惠州提早布局、多措并举、持续发力,精心筹划一系列营销活动,确保惠州荔枝购销两旺,荔农收入增长近300%,实现荔枝丰产又丰收。

回顾今年荔枝季,我们也对惠州荔枝存在的短板有了更深的认识:荔枝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产销脱钩、供需失衡、三产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长期存在,荔枝产业距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一是缺少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合作社和荔农“各自为战”。二是多以鲜果销售为主,三产融合亟待加强。三是区域品牌、产品品牌不够响,对惠州荔枝蕴含的荔枝传统文化尚待深度挖掘,品牌打造缺少载体。四是科技短板较为明显,荔枝鲜果保鲜、储藏技术应用尚不成熟。希望借此峰会,各位同仁为推动我省我市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出“药方”,带领百万荔农共同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李君教授:


图片说明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李君

虽然中国是荔枝第一生产国,但在产业化经营、机械化生产方面与全球地位并不相称。国内荔枝园具有细碎化、坡地多、郁蔽化、管理欠缺的特点,随着熟练人工的缺乏、人工老龄化状况加剧、人工成本上升、智能化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广,人力被自动化、智能化机化器取代已经成为必然。发展宜机化、标准化果园栽培模式,推广高光效能的果园群体和树体机构,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生产。

省荔枝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吴继军研究员:


图片说明
省荔枝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吴继军

以荔枝保鲜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种荔枝前处理设备,可以进行荔枝的产地初加工,其形式有果干、果酒、罐头、速冻果等。以荔枝干、荔枝原汁为原料,可以进行荔枝精深加工,制成荔枝饮料、荔枝醋、荔枝白兰地、荔枝粉等产品。而荔枝加工副产物也可以进行综合利用:如荔枝皮中提取出来的小分子多元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功能;荔枝果渣可用作饲料;荔枝核可作中药,用于胃痛、降血糖、妇女气滞血淤腹痛等症。此外,应用高新技术开发营养功能性荔枝产品、开展热带亚热带水果综合加工也是荔枝加工业发展的不错方向。

农财网品牌运营总监、联盟副理事长江树锋:


图片说明
财网品牌运营总监、联盟副理事长江树锋


产品优质安全、品种有特点不常见、价格适中是高端商超对于荔枝的兴趣点所在,而标准化程度高、供应稳定持续、配送及时、有科学新颖的方式是高端商超对于荔枝的采购要求。利用新奇荔枝品种满足人的猎奇心理、荔枝品质上乘、包装服务有档次、价格高是高端礼品对于荔枝的采购要求。目前,制约荔枝产业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荔枝供应链建设的落后,经广泛调研表明,打包环境差、打包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的情况是较为普遍的。


惠州青农会会长、中荔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广东荔枝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吴宇辉:


图片说明
惠州青农会会长、中荔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广东荔枝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吴宇辉


荔枝宣传和销售走出去很重要,只有走出去才能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价,今年我们在杭州和上海举办的活动都取得了成功,荔枝鲜果很受欢迎,销售很顺利。中荔集团也深入基层开展扶贫活动,滞销的糯米糍荔枝提前售完,价格始终在十元以上。齐心协“荔”,带动精准脱贫。

荔枝冷链物流在异地销售容易出现问题:一是荔枝鲜果保鲜措施不当导致变味变质问题;二是销售端分不清荔枝品种,出现张冠李戴、消费者评价低的问题。所以说,要加大宣传力度,甚至可以举办异地经销商零售商的培训会议,增加他们对于荔枝的了解,尤其是教会他们荔枝正确的保鲜贮存方法,以此带动荔枝销售。


广州华隆公司董事长、联盟副理事长欧阳建忠:


图片说明
广州华隆公司董事长、联盟副理事长欧阳建忠


2013年我们开始做井岗红糯,2015年我们开始推进高接换种。从化现有种植荔枝29万亩,下阶段荔枝品种改良面积要接近5万亩的目标,实现5亿元的产值。华隆正联合佳荔、顺昌源等省市高新技术企业,结合高等院校、种植大户等主体打从化造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将其打造成荔枝产业发展规划平台、荔枝产业科技创新平台、荔枝加工产品研发和生产平台、荔农致富技术服务平台、荔枝产业融合和品牌推广平台。


广州仙基农业公司董事长、联盟副理事长陈浩潮:

图片说明
广州仙基农业公司董事长、联盟副理事长陈浩潮


仙进奉荔枝从最早的两棵母树发展到如今,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7.3万亩。仙进奉很少进入超市或农贸市场销售,大多依靠客户口口相传。仙进奉各地域品种在口感上差异明显,要分区域引导营销,错峰上市。我们在各地建立仙进奉种植基地,不是为了抢占地皮扩大“地盘”,而是为了保证仙进奉荔枝长时间的市场供应,从五月份第一批仙进奉上市起各有生产基地与之对应,做到一年五个月供应仙进奉荔枝,逐渐建立起公司的品牌。


阳西盛宴农业公司董事长、广东省荔枝产业联盟副理事长补建华:


图片说明
阳西盛宴农业公司董事长、联盟副理事长补建华


      阳西荔枝从落后的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阳西荔枝种植面积13万亩,传统上种植品种复杂,现在以妃子笑和双肩玉荷包为主,还有一部分桂味、糯米糍,近年来高接换种走到了前列。通过高接换种将,阳西把劣质品种改良为妃子笑、玉荷包、白糖罂、桂味、岭丰糯、仙进奉、井岗红糯、红蜜荔等品种,在国内实现了荔枝良种覆盖领先县的地位,阳西荔园建立了阳西县荔枝品种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了国内外荔枝品种(株系)322个。


图片说明


 


记者  陶磊 王明晓
编辑  陶磊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一横路133号    邮编:510640

粤ICP备16101361号

Baidu
map